清晨,一轮红日从海平面喷薄而出,晨光洒向高楼林立的大连东港商务区,宁 静地拉开充满活力与朝气的一天序幕。如果按下快退键,这里几年前还是封闭的施工现场,10年前还是一片荒芜,15年前还是一个港口,百年前,这里是城市的原点大连港。
百年来,伴随着时代的脉搏,这里日新月异。15年前,这里激荡起大连改革开放的最强音,开始从港口向商务区的蜕变,全球智慧汇聚于此。大连用15年时间,不断打造开放“新高地”,不断树立改革“新地标”,不断厚植发展“新沃土”,演绎着一个又一个“春天的故事”,映射出中国改革开放的壮丽图景。如今,东港商务区这个未来智慧滨海城区坚定改革、扩大开放,迈着高质量发展的步伐,踏上新时代的不凡征程。
城市原点讲述“春天的故事”
了解东港商务区,时间要回到百年前。
1898年,大连港开始兴建。1902年,大连港开始投入使用。1978年以来,为了适应改革开放需要,加快了港口改建与建设步伐。1982年,大连港在全国沿海港口中率先进行了政企分开的改革试点,为全国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积累了经验。
随着大连港的蓬勃发展,大连改革开放再次迈出新的步伐。2003年,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家战略的出台,大连肩负起建设成为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历史使命。而作为这一历史使命的重要承载者,拥有120年历史的大连港正面临困局。由于发展空间有限,东部货运港的作业条件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大型船舶的停靠及航行,港口物流业、仓储业等配套服务业也难以发展。为了新时期发展需要,大连市委、市政府果断作出了一个大手笔的决策:大连港东部货运港搬迁至大窑湾。2005年6月5日,大连港东部地区搬迁改造拆除工作开始。
2008年,东港商务区开始建设,投 资达到130亿元。
2015年4月,最后一个道路门岗撤出,东港商务区正式开放。映入人们眼帘的东港商务区在土地配置中,包括陆上交通在内,约3.5平方公里用于公益用途,其中景观绿化、旅游设施用地就达170万平方米。在东港商务区近7公里长的城市海岸线上,以东西两个大型广场为端点,以一条滨海景观大道为纽带的哑铃状亲海景观带,如同大连海岸线上的一段珠链,折射出国际海滨城市的独特气质。国际会议中心、灯光音乐喷泉广场、222泊位的游艇码头、东方水城……这些如同珠链上闪耀的珍珠,每一颗都熠熠生辉,令人惊艳,也为区域发展格局和空间扩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作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桥头堡和“大连城市之眼”,这里的百亿级配套,瞄准国际一流商务区的定位,承载大连经济腾飞的新引擎,都无疑让它成为大连乃至东北最值得期待的国际级商务区。
2016年6月,大连市委、市政府将原大连东港商务区指挥部和大连东港商务区开发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整合为大连东港商务区开发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这标志着东港商务区建设发展进入快车道。同时,通过创建“资本化、证券化、市场化”运行管理模式,区域内的国有资产将得到更大限度的盘活和增值。
改革大潮奏响大连“四个一”澎湃乐章
开发建设东港商务区,是大连市委、市政府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如今,东港商务区不辱使命,正在扛起旗帜,挺立在改革先行的潮头,改革大戏紧锣密鼓,改革进程蹄疾步稳,改革大潮波澜壮阔,改革故事生动上演。
一面旗帜。2008年,次贷危机正式演化为全面的金融危机,始于美国的这场金融海啸最终波及全球。也是这一年,东港商务区开始加快建设。当时,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中国经济复杂多变,改革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大连市委、市政府立足战略全局,丝毫没有减缓东港商务区的建设脚步。这一举动,树立起了大连扩大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宣示了大连将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
一张王牌。东港商务区如同美国硅谷,拥有优质的自然资源、发达的商贸系统和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以及高知人群,其不可复制性已经显而易见,无论是其人民路金融区中轴线上,面海靠山的特殊区位优势,还是其板块内集结的重磅百亿国际化配套,东港商务区都是大连发展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一张闪耀的王牌。在大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这张王牌发挥着有目共睹的作用,为大连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分工调整的重大机遇、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重要平台。随着国内外资本的涌入,大量资本迅速集结于此。未来,东港商务区超百万平方米的高端写字间将吸引近3000家企业入驻,对人口吸附能力将达到30万人。
一个龙头。东港商务区的开发建设为大连打开了城市发展空间,优化了产业布局,提升了城市综合功能,推动大连由传统工业向高端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成为带动环渤海地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协同发展的龙头。到2015年全区企业总产值达30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达10亿元。全区主要经济指标以年均30%以上的增长速度位列辽宁沿海经济带45个重点园区第一梯队。近年来,这一龙头正以非凡“加速度”高速驰骋在发展快车道上。据统计, 2014年区域税收1.37亿元,2015年达到约2.48亿元,同比增长81%,2016年约2.76亿元,同比增长11.3%,2017年约4.74亿元,同比增长71.7%,2018年约8.22亿元,同比增长73.4%。
一块试验田。“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鼓励创新创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 平2015年7月在长春座谈会上提出的“四个着力”。而几乎同一时间,大连市委、市政府实施了大手笔、酝酿多时并备受瞩目的一项体制机制改革:将原大连港东部地区搬迁改造指挥部和大连东港商务区开发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整合为大连东港商务区开发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东港商务区通过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为大连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了新路、积累了经验。
发展浪潮激发波澜壮阔好故事
经过15年发展建设,如今东港商务区已是一座以百亿基础设施配套为支撑、以总部经济为基础引领经济发展、以国际会议中心为龙头拉动大连文化产业发展、以国际游艇港为媒介为大连绿色经济扬帆、以灯光音乐喷泉为彩笔绘出大连旅游新客厅、以海韵大道为画轴展示城市最美滨海气质、以东方水城为起点树立大连高端商业街区新标杆的“人气旺、国际化、百姓利益最大化”的新城区。春色铺满园的东港商务区唯 一不变的是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根据报告精神,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谭作钧向全市提出学习借鉴“全球最值得关注的100家人工智能公司(中国27家)”以及“2020年建成国家人工智能发展高地”的重要指示精神。鉴于此,东港商务区将“东港商务区智慧城市系统”升级为“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东港系统”项目。在东港商务区“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东港系统”项目建设规划中,拟建设20个智慧子系统,其中涉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系统有:区域地质沉降智能监测子系统、海洋智能监控子系统、水资源的动态监测和智能管理子系统、智能生态环境保护子系统。其中的区域地质沉降智能监测子系统,其平台的建立是从东港商务区的实际需求出发,以服务于全大连市的填海区域为目标,能够科学地对填海区地质沉降相关问题进行有效监测管理,从一定程度上起到提前预防安全隐患的作用。而这一系统投入使用后,将可以为其他填海建设区域提供服务,有效预防安全隐患问题。
经过15年的发展,东港商务区不断跨上新台阶,功能提升不断迈出新步伐,改革开放不断实现新突破,社会民生不断取得新进展,城市建设不断呈现新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站在新的起点上,东港商务区将持续实施协同发展深化、产业聚焦升级、深化改革攻坚、提高营商环境、城市品质提升、民生福祉增进,强化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未来智慧滨海新城区”的改革开放发展画卷正在徐徐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