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部在我市正式发布《2017中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报告》,该报告对2016年全国35个大中城市都市现代农业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大连都市现代农业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全国第四,仅次于上海、北京和南京。而在此之前的连续数年,我市都市现代农业综合发展指数水平一直位居全国前列。
过去五年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四化统筹、协调推进”发展战略,围绕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加快现代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夯实农业农村建设基础,持续突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大力发展都市农业,为乡村全面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提质增效:水产品、水果人均占有量位居全国35个大中城市首位
作为都市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我市持续推进提质增效工程,大力发展水产品、水果、畜牧、蔬菜、花卉等五大优势产业。优势特色农产品产量稳步增加,城市供给保障能力显著提高,五大优势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7.7%。
过去五年,我市战胜连续两年严重旱灾,粮食作物面积稳定在400万亩以上,年均粮食总产量138.7万吨;近海规模养殖和远洋捕捞能力提升,实现水产品总产量240.2万吨,年均增长4.5%;畜牧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明显提高,肉蛋奶总产量达到113.9万吨,年均递增1.1%;蔬菜供应基地规模扩大,总产量达到226万吨;优势特色水果快速发展,水果总产量达到172.2万吨;花卉生产基地实现聚集发展,基地规模达到10万亩以上。全市水产品、水果人均占有量位居全国35个大中城市首位。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达到927.9亿元,年均增长8.1%。
科技助力:全市农业优良品种率达到100%
2017年11月,农业部在苏州市召开首届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大会,大连凯隆食品有限公司凭借在世界领先的畜禽益生菌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在会议召开前从全国3万多家参赛企业中脱颖而出进入大赛总决赛,并荣获大赛十佳。五年来,我市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为都市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新品种新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加大,30项农业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励;与中国农科院、沈阳农业大学等15家科研院所开展农业战略合作。引进推广矮化苹果、荷斯坦种公牛、祖代肉鸡等新品种新技术990项。全市农业优良品种率达到100%,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农业科技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大专学历以上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人员占比达到60%。
建成乡土人才培训基地50个和区市县职业教育中心8个,培训农民260万人(次)。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瓦房店市、庄河市和大连市先后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旅顺口区成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建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95个。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和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大连分院落户大连。
绿色发展:2017年前三季度全市农产品平均合格率达到99.8%
2017年,继瓦房店市之后,庄河市、旅顺口区同时入选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试点县名单,前三季度全市农产品平均合格率达到99.8%,位居全国前列。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我市都市农业发展的主基调。
过去五年来,全市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农产品“三品”有效认证总数达到1052个,“三品”认证农产品产量占农产品总产量的41.5%,占全市耕地面积的68%以上。创建市级以上名牌农产品93个。登记(注册)地理标志农产品29个,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三位。市、县、乡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不断完善,农业投入品管理不断规范。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农药经营条件审查扎实推进,农产品监督抽检合格率98.7%,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水平居全国前列。
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根据出口农产品生产布局,我市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不断提升我市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国家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11个、省级9个,数量位列全省之首,覆盖了我市出口农产品90%以上的种类。其中旅顺口区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级区(县)出口农产品全域质量安全示范区。进一步加大我市优质农产品知名品牌打造力度,助推我市优质农产品抱团走向国内外市场。
改革助推:新模式产生新动力
2017年,“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农业综合服务”的农业共营制模式在我市全面推广,先后建成农业共营制试点5个,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25家,入社农户3600余户,入社耕地面积2.33万亩,人均增收1580元。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导的农村改革正在催生更多都市农业发展模式的诞生,并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劲动力。
过去五年来,通过土地确权流转等农村改革,我市新型经营主体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一二三产业实现融合发展。培育省部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04家,入社农户达到26万户。示范家庭农场数量达到17个,经营面积达到5629亩。农产品加工业聚集效应显现,建成农产品加工集聚区3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44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9家,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二位;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0家。旅游休闲农业快速发展,创建规模以上休闲农庄125个、休闲农业园区46个、民俗村8个,年接待游客890万人次,营业收入达到17.6亿元。休闲农业从业人员达到2.2万多人,带动农户3.8万余户。金普新区、旅顺口区、庄河市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金普新区石河街道东沟农业旅游风景区、向应生态休闲农业旅游区和旅顺口区水师营街道小南村等9个单位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金融支农平台逐步建立,村镇银行在农村服务的覆盖范围扩大,物权证抵押贷款、经营权抵押贷款、信用贷款等农业金融新产品实现创新,农林牧渔业贷款余额达到380.7亿元。农业保险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引导保险机构开展涉农保险业务,保险涉及设施农业、农机等方面,险种达到13个。